卡梅隆为何这次没能创造票房奇迹******
12月16日,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水之道》在国内公映。公映前,该片被寄予厚望,认为是一部“救市之作”。但事与愿违,该片上映11天,只取得了7.31亿元的票房,这个成绩远不如2010年在内地公映的《阿凡达》。卡梅隆曾经在采访中说过,《阿凡达:水之道》的全球票房要能达到影史前三四名的水准,才可以保证收支平衡。现在看来,这个愿望难度有点大。
曾经凭借《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两次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创下票房奇迹的卡梅隆,为何这次却票房失灵了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这个电影本身的问题。
先说外部原因。奥密克戎还在国内流行,目前不少观众还是选择暂时不进电影院,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随着形势的向好,相信部分观众会陆续进电影院补看。
观众对于该片的最大吐槽,来自于过于简单的剧情、不够深刻的主题和相比前作缩水很多的战争场面。
卡梅隆以往的影片在叙事上都非常紧凑,他喜欢线性叙事,即便像《泰坦尼克号》中不得不穿插回忆画面,整部影片也是按照线性叙事来进行,这保证了观众在观看时的流畅性。其次,卡梅隆的以往电影,都是紧紧围绕着一对主人公的故事而展开的,比如《泰坦尼克号》中的罗丝和杰克,《阿凡达》中的杰克和涅提妮。观众跟着主人公的视角进入故事环境,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也是好莱坞大片最常见的叙事技巧。
但这一切,在《阿凡达:水之道》中有了很大的改变,说这是一部“非典型卡梅隆电影”一点也不过分。该片是一部群像戏,这在卡梅隆电影中还是首次。
《阿凡达:水之道》片长193分钟,由于影片将很大篇幅给了孩子,因此整个故事看起来有点散漫,观众也反映观看过程中自己“都走神了”。在《阿凡达》最后,库尔奇少校率领的海军陆战队跟杰克率领的潘多拉星球上的部落人展开了大决战,气势恢宏。相比之下,《阿凡达:水之道》结尾处的决战,只是发生在一艘捕鲲船上,战斗场面的巨大落差,也让很多观众看得不够过瘾。
《阿凡达:水之道》过于浅显的主题也让不少观众诟病。
《阿凡达》刚上映的时候,观众对3D电脑特效惊为天人。但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电脑特效和数字技术已经司空见惯,现在再看《阿凡达:水之道》,惊艳指数明显下降。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电影的崛起,尤其是出现了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爆款科幻电影,虽然在整体制作上跟好莱坞大片还有距离,但《流浪地球》讲述的却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和科幻观,有了这些底气,好莱坞的那些情节简单的大片也就越来越不好使了。(王金跃)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新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在中新社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梁晓辉)“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9月23日,在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中新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中新社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当天下午,中新社召开社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9月23日下午,中新社召开社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蒋启明 摄“在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中新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指明前进方向,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中新社社长陈陆军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新社将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回顾中新社走过的路,可谓70年风雨,70年辉煌。”中新社原副社长、周恩来侄女周秉德说,中新社当年从47人开始,到拥有一支2000多人的专门人才队伍,一代代中新人怀揣理想,不忘初心使命,甘于奉献付出,成就了今天的国际传播事业。“读了贺信,我倍感欣慰,也倍感骄傲和自豪!”
中新社70年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和指导。1952年,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在习仲勋、廖承志、王稼祥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中新社肇始创建。当年10月1日,中新社向海外发出了第一篇广播新闻稿《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以此标定了10月1日作为中新社的社庆纪念日。70年来走过的历程证明,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是中新社发轫、成长、嬗变的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新社始终把全方位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总书记大国领袖形象作为工作重点,倾力打造重点品牌融媒体专栏“近观中国”等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活动的栏目,推出富有中新风格和差异化、辨识度的核心报道精品,充分展现大党大国领袖领航掌舵的作用。“近观中国”专题策划推出的“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新社政文部副主任郭金超表示,我们要不断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习近平总书记活动报道和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作为重中之重,紧扣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议题,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用心用力用情推出更多展现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气质的新闻作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
在长期的对外传播实践中,中新社注重遵循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规律,以新闻立社、以特色兴社。“走过70年,中新社以独具特色的‘中新风格’成为中国新闻界的‘奇兵’,发挥着联通中外的桥梁作用”,中新社总编室主任张红认为,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新社作出的重要指示,创新话语表达,当好国际传播的“国家队”。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我们将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帮助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9月23日下午,中新社召开社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蒋启明 摄中新社因服务海外华文媒体而生。在建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新社要“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的要求。中新社海外中心主任黄耀柏表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蕴涵了对国际传播的高度重视和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深情厚谊。“我迅速将总书记贺信的内容分享给海外华文媒体同业,他们纷纷向我社表达祝贺的同时也非常振奋,称赞这也是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最好鼓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给予了肯定,提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要求。中新社港澳台部主任魏群说,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海内外各领域宣传报道工作,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从创办之初,中新社就被赋予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定位。中新社评论理论部主任董会峰说,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赋予中新社重要使命。中新社的特稿专栏“东西问”聚焦文明互鉴,依托中外专家,注重学媒结合,网络综合阅读逾10亿人次。“落实总书记贺信精神,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我们的探索永远在路上,需要付出更艰苦努力。”
在中国著名侨乡福建,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徐德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提出福建要增强侨务意识和机遇意识,更加重视侨资、侨力、侨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新社“坚持为侨服务”作出了肯定。未来,我们要继续以侨为桥,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以更主动的姿态做好涉侨新闻报道。
河北、浙江、上海等分社负责人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贺信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入职7年的中新社青年记者杨程晨说,我刚好走过中新社时间刻度的十分之一。作为新一代的中新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赓续红色血脉,牢记使命嘱托,以自信的态度、高昂的热情、专业的水准,更加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贺信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中新社总编辑张明新表示,中新社正在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着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立体化宣传报道格局,将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完)